在家教育試驗場
鑒於香港缺少在家教育的實例分享,盼望在此分享自己經驗,成為他人的幫助。歡迎同路人到此彼此分享,甚或有教材交流則更好了!
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
自理訓練:如廁(二)
小寶寶的如廁訓練,常常令爸爸媽媽十分地頭痛,不論是「什麼時候可以開始訓練寶寶用馬桶上廁所?」,或是「如何讓寶寶願意學習在馬桶上大小便?」都讓爸媽困擾不已。其實,如廁訓練開始的時間早晚,與孩子何時可以成功控制大小便無關,只要孩子在生理上以及心理上都準備好了,每個孩子都可以學會自己上廁所。這時,如果爸媽能運用一些小技巧,引發孩子嘗試的動機並提供他正確的示範,就能讓如廁訓練變得更順利囉!
等孩子準備好了再開始
一般來說,孩子一歲半到兩歲半大的時候,在身心的成熟度上都最適合開始進行如廁訓練。從生理方面來看,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會站、會行走,排便時間比較有規律,白天的時候尿布也至少可以維持兩個小時的乾燥而不會尿濕。這些現象都表示,孩子的直腸括約肌功能已經發展得比較健全,大、小便可以在直腸及膀胱中停留一段時間,孩子也可以憑自我意識去控制排便了。
從心理方面來看,兩歲左右的孩子,對外在環境已經有了基本的信任及安全感;再加上自我意識的萌芽,這個時期的孩子凡事都想要自己來,不希望別人幫忙,爸媽可以利用孩子想要自己嘗試的心理,鼓勵孩子和爸爸媽媽一樣用馬桶上廁所。此外,這個時期孩子在溝通能力上的進步,不論是透過語言、肢體動作或是表情,都讓孩子更容易表達自己的狀況以及需求,也更能聽懂爸媽的指示,這些都會讓如廁訓練更容易進行,也會減緩訓練時親子間的緊張氣氛。
不過,每個孩子在發展歷程上都有個別差異,而男生通常又比女生慢一些。所以,爸媽還是要細心觀察孩子,以孩子自己的身心發展狀況,作為開始進行如廁訓練最重要的準則喔!
孩子是否準備好進行如廁訓練了呢?
請依據孩子現有的能力,勾選下列項目:
□ 孩子對排泄有感覺,有尿意、便意時,表情或動作會變得不一樣。
□ 孩子括約肌的控制力增強,尿布可以保持至少2小時的乾爽,不再整天尿不停。
□ 孩子可以毫不費力地坐下、站起來,也會自己完成簡單的穿脫動作。
□ 孩子對成人上廁所感到好奇,也會想要觀察、模仿成人的動作。
□ 孩子可以了解尿尿、大便及馬桶等詞彙的意思,也能夠完成簡單的指令。
□ 進行如廁訓練時,孩子不會出現排斥或抗爭的反應。
* 上述六個項目,如果孩子都能做到,就表示孩子已經準備好進行如廁訓練了。請注意,孩子如有任何一項尚未達到,爸爸媽媽就要再耐心等待一段時間喔!
文章節錄自《奇蜜報》
2014年3月22日 星期六
在家教育挑戰:TROUBLE TWO---幼兒的「管」和「教」
在寶寶滿一歲半的前後,有的父母會越來越覺得寶寶很「番」。以前很合作聽話的寶寶,怎麼這會兒變得很有主張、不肯妥協、凡事要自己來。有時甚至惹得父母火冒三丈,不知如何對付這「小野蠻人」。
為什麼寶寶會有這樣的改變呢?若是能從兒童發展的角度來探討,了解寶寶在這時期的成長,父母就不難依照寶寶的改變,對他做適度的管教,而且也能有效的化解親子間的衝突與對立呢!
小小孩為什麼不聽話?
首先,從生理發展上來看,孩子的大肌肉動作發展神速,能爬能走;手眼協調也變得更成熟,可以用手去拿許多奇妙的東西;孩子的智力發展,大多來自於五種感官(聽覺、視覺、嗅覺、味覺與觸覺)對生活週遭的事物所做的探索與體驗;另外,語言發展也有顯著的進步,在一到二歲之間,孩子平均學會說大約三百個字左右。在此時期,孩子非常渴望累積生活的經驗,所以會變得很好奇。
孩子的情緒發展,開始進入所謂的獨立期。他會運用在一歲前,與「照顧者」(如媽媽、祖父母或保姆)所建立的安全感當做根基,對外界環境加以探索。尋求獨立是在這個時期孩子最重要的使命,他將日漸察覺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,並且本身擁有相當的動作能力,他已不再是昔日無助的小嬰兒。更棒的是,他已經開始發展自我意識,他會偏好去做他喜歡做的事,對於他不喜歡或厭惡的事就會拒絕,甚至抗爭到底。所以,父母常會發現孩子在這個年紀,最喜歡說的是「不」。
這個年紀的孩子的確不好帶。他精力充沛、非常的好奇,但由於所知有限,還不懂得區分什麼是危險,一不小心就會狀況百出,甚至是險象環生。有時他也相當固執、堅持己見,又因為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,常說不清楚他的意思,加上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又急又氣的情緒,常可以把照顧他的人弄得筋疲力竭。民間有句俗諺說:「家有二歲兒,貓狗都嫌。」無獨有偶的是,美國的父母也戲稱二歲的幼兒是「可怕的二歲兒」(terrible two)。
當幼兒成為「可怕的二歲兒」時,其實正是訓練他尊重他人、獨立自重的開始。自立自重的精神應從小培養,而且好的開始,將會是成功的一半。
管教孩子的六個方法
父母要怎樣引導孩子度過這段貓狗都嫌的日子呢?又應如何管教這個年紀的孩子呢?
以前的父母常用高壓的方式來帶孩子,從孩子很小的時候開始,就只能聽從父母的話。如果不遵守指示,膽敢反抗或犯錯,結果往往是挨打。如果你不希望運用高壓的方式來教導孩子,希望孩子能在民主與尊重的環境中長大,那麼你該怎麼做呢?
■ 轉移注意力
當孩子不肯合作時,先轉移他的注意力。
例如:媽媽要帶孩子出門,孩子不肯。這時媽媽不要跟他爭執,可以換個方式,告訴他說:「我們再十分鐘就要出門,你想穿那一件衣服,紅色的、還是藍色的?」利用聲東擊西的方式,轉移孩子的注意力,讓他在另一件事情上能有所選擇,滿足他行使自主權的慾望。不管孩子選擇穿那一件衣服,你都可以誇獎他說:「你真會選衣服,這件衣服穿在你的身上真好看。」
■ 暫時的隔離
當孩子製造一個混亂失控的狀況,最有效的方法是將他隔離。
例如:孩子在大賣場的玩具區看上一個玩具,要求爸媽買給他,當爸媽拒絕他的要求之後,他便在地上打滾大哭。很多父母在碰上這種狀況時,常覺得很丟臉,為了讓孩子能盡快安靜下來,父母就會妥協,滿足孩子的要求。這是最糟糕的管教方法,一旦父母在這樣的狀況下妥協,孩子便學到如何「有效」的控制父母、為所欲為。
換個方式對付這個不講理的小東西吧!爸媽先把他抱離現場,找一個遠離玩具區的角落,再將他放下來,保持冷靜的態度和運用平緩的語調,對他說這種哭鬧的行為是不可接受的。如果他停止哭鬧,還可以繼續留在大賣場內;如果要繼續哭鬧,他就得先跟爸爸回家。
父母一定要說到做到,有的孩子會重覆幾次相似的行為來試探父母,進而確認他們的反應。父母每次都應以相同的態度來處理,幾次之後,孩子就會明瞭父母的界限在那裡,以後就不會再用哭鬧來威脅父母。
■ 解釋原因
跟孩子說明,為什麼你會這麼做。
父母需要依孩子的年齡,制定一些孩子能力所及的規定以及行為的準則,並在實施之前先對孩子說明,然後讓他練習實行。例如上述的例子,爸媽可以告訴孩子,只有在生日或過年時,他可以買一項玩具。如果以無理取鬧的方式威脅,你們是不會妥協的。還有,下次在出門前,可先跟孩子約法三章,一方面可以提醒他遵守規定,另一方面讓孩子在心裡有個準備。
■ 適時的妥協
有時父母可以做適度的妥協,讓孩子有所選擇。
有時讓孩子在一些小地方贏得自主權,那麼你會更有機會讓孩子聽話、遵守規則。例如:很多爸媽常為了洗澡一事,跟孩子奮戰。孩子有時賴在浴缸內玩水,即使水涼了也不肯起來,爸媽常怕孩子因此著涼,心裡又急又氣,不免跟孩子起爭執。這個時候,爸媽可以用點計謀引導他,在孩子該起來的前五分鐘,先叫他起來。像是:
媽媽說:「該起來了。」
寶寶說:「不要。」
媽媽說:「你還想再玩一下嗎?」
寶寶說:「嗯。」
媽媽說:「那再給玩三分鐘,時間到我再來叫你,就一定要起來囉。」
寶寶說:「好。」
當時間一到時,當孩子真的信守諾言,從浴缸出來。媽媽不要忘了告訴他說:「你好乖,時間到了就自己起來,好棒喔!」
■ 適度的處罰
適度的處罰是有必要的。
在平常的日子裡,不要輕易的打孩子,比較好的處罰方式是剝奪孩子的權力,如禁止玩玩具或看電視等。像打屁股之類的處罰,最好留到特別嚴重或緊急的狀況下才施行,例如:孩子突然在停車場內亂跑,這會有生命危險的顧慮,父母應給他一個嚴厲的警告,並打一下他的屁股。但千萬要讓孩子知道被處罰的原因,並了解下次遇到相同的狀況,要如何做才是對的。還有父母務必要記得,絕不可在盛怒之下打小孩。當人很生氣時,情緒往往容易失控,這時動手打孩子,有時出手過重,造成孩子受到嚴重的傷害,將會後悔莫及。
■ 引導語言表達
教導孩子利用語言做有效的溝通。
研究發現孩子的攻擊性與語言能力的好壞相關。攻擊行為常見於孩子在極度的挫折下、容易訴諸於暴力,例如:兩個孩子在爭奪玩具時,常伴隨著肢體衝突的現象。如果父母要求孩子與對方分享玩具,孩子很可能做不到,因為這個年紀的幼兒,仍是相當的以自我為中心,還不會替別人著想。比較好的解決方法是,父母可以教孩子說:「我也很想玩這個玩具,我們可不可以輪流玩?」
孩子的管教要趁早開始,不要低估孩子的心智能力,也不要以為二歲的孩子什麼都不懂。這麼小的孩子,不可能只教一次就全懂了,有時一次教不懂,多教幾次就會有成效。孩子需要在反覆不斷的練習下,才能建立良好的行為模式,如果父母可以在孩子年幼的時候,就開始利用有效的管教方式,並且有耐心的教導。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,自然就會懂得尊重他人,而且能成為自立自重的好青年。
原文節錄自《奇蜜報》
2014年3月21日 星期五
在家教育:塗鴉
當孩子看到大人拿著紙筆寫字時,他也會很想要試試看,這個時候你可以試著給他一支粗蠟筆,他就會開始寫寫畫畫的塗鴉歷程了。
盡情塗鴉的發展階段
從孩子繪畫的發展過程來看,一到三歲的孩子正屬於塗鴉階段。由於手部抓握的能力還在發展當中,所以孩子是從用畫筆在紙上戳出「點」開始,再來是橫線亂畫、直線亂畫,最後才能畫出彎彎的曲線,變成一個個的圓圈。
當孩子可以畫出圓圈之後,他會在圓形裡會畫出代表眼睛、鼻子和嘴巴的符號,組合成一張人的臉;接著在臉的旁邊和下面畫出了手和腳,這樣的人形被稱做「蝌蚪人」。
每個孩子能畫出蝌蚪人的時間並不一定,早一點可能是在兩歲之後,晚一點可能到三歲半或四歲,這完全取決於孩子開始畫畫的時間與環境的配合。當孩子可以畫出蝌蚪人的時候,代表孩子已經進入了抽象思考與想像的階段。
畫畫是想法與情感的抒發
對孩子來說,畫畫其實是一件很複雜的工作,他必須細心地協調手臂、手掌和手指的動作,然後在紙上畫出痕跡,再用這些線條構成圖畫。
不過很有趣的是,你會發現,幾乎每個孩子很樂於從事這件困難的工作。因為對於還沒有辦法用語言或文字清楚表達的孩子來說,他可以透過畫畫的方式,將想法和對外面世界的認識表現出來;而且他也會感受到畫圖時色彩與線條的奇妙變化。
所以爸爸媽媽要做的是,並不是指導孩子怎麼畫,而是陪著他一起畫,並鼓勵他發揮想像力與創意。這樣的話,孩子會對生活周遭的事物有更敏銳的感受,也能在畫畫中得到無窮的樂趣。
用畫畫為孩子做成長紀錄
畫畫除了能讓孩子表達感受之外,也代表了孩子成長的軌跡。所以當孩子在畫畫時,爸爸媽媽除了陪伴與欣賞之外,和孩子對話也是很重要的。透過「邊畫邊話」的過程中,你可以更瞭解孩子的想法,你會知道孩子或許在畫最近發生的事,或許他是在畫心中所想,也可能他是用畫畫代替書信,傳達他對你的愛。
例如:孩子畫了一隻花豹媽媽帶著小花豹去散步,花豹媽媽肚子上的圈圈代表著另一個小寶寶。散步是孩子和媽媽日常會做的事,而肚子裡的小花豹則是孩子期待有一個小弟弟。
因此,千萬別忘了為孩子的畫作留下記錄,並寫上日期,這些創作都將成為孩子最珍貴的成長軌跡。
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
在家教育:親子閱讀。提升辨別能力
隨著孩子的認知能力愈強,他對很多事物的辨別能力愈高。何以得知?觀其閱讀便知。
可能童書最常見的是各種動物的插畫,所以孩子勤閱讀的話,到歲半至兩歲已認到很多動物。但讓我稀奇的是,不同書本的畫風各不相同,他又怎樣認到?
我嘗試從各書本拍下同類動物的圖,中間差異甚大,但孩子每次讀到都準確讀出動物的名稱或模仿到其叫聲。真神奇。
也許,他們從密集的閱讀中掌握了這些動物的主要特點,比如獅子有鬃毛,長頸鹿的頸好長等。現在孩子每次從書中見到大象都會指著鼻,可見他知道了大象的特點。
所以我認為是給孩子引入圖鑑的時候了,讓他知道同一類動物,但牠們可以存有很多差異,但又因著牠們又有共同特點而被視為同一類。由此間接令他知道貓、狗、羊、豬等每個字的意涵是好闊的。當然,兩歲便讀DK一類的百科圖鑑是過早了,所以我找到的是簡單的圖鑑小本(即每種動物僅列出幾隻同類而不同樣子的圖而已),如下圖。孩子都幾愛讀的( ̄∇ ̄)
另有帖文在專頁媽媽育兒心事,歡迎登入瀏覽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amaeducationsharing
可能童書最常見的是各種動物的插畫,所以孩子勤閱讀的話,到歲半至兩歲已認到很多動物。但讓我稀奇的是,不同書本的畫風各不相同,他又怎樣認到?
我嘗試從各書本拍下同類動物的圖,中間差異甚大,但孩子每次讀到都準確讀出動物的名稱或模仿到其叫聲。真神奇。
也許,他們從密集的閱讀中掌握了這些動物的主要特點,比如獅子有鬃毛,長頸鹿的頸好長等。現在孩子每次從書中見到大象都會指著鼻,可見他知道了大象的特點。
所以我認為是給孩子引入圖鑑的時候了,讓他知道同一類動物,但牠們可以存有很多差異,但又因著牠們又有共同特點而被視為同一類。由此間接令他知道貓、狗、羊、豬等每個字的意涵是好闊的。當然,兩歲便讀DK一類的百科圖鑑是過早了,所以我找到的是簡單的圖鑑小本(即每種動物僅列出幾隻同類而不同樣子的圖而已),如下圖。孩子都幾愛讀的( ̄∇ ̄)
另有帖文在專頁媽媽育兒心事,歡迎登入瀏覽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amaeducationsharing
2014年3月19日 星期三
促進動作發展的有趣圖書
一歲的孩子,他們的大肢體動作發展常常是最重要的成長指標,這也是也是孩子展現自我能力與建立信心的主要來源。所以,你會發現,孩子總是整天動個不停,很喜歡東摸摸、西碰碰。你家寶寶現在的大肢體動作發展相較於以前進步許多,不但走的很穩、會小跑步,更會在沙發爬上爬下,就連蹲著玩都難不倒他。
邊看書、邊學習動作技巧
正因為這年紀寶寶的大肢體動作發展快速成長,他們喜歡到處探索、活動,所以,可能不再像之前可以安靜的坐下來和你一起共讀,所以,這時不妨提供給孩子可以邊讀邊玩的大肢體動作圖畫書,就能夠吸引住他的注意力。而且,親子如果經常共讀這類圖畫書,不但能夠維持孩子的閱讀興趣,配合書頁內容來學習書中各種動作,孩子還能感受到類似遊戲般的閱讀樂趣,不但可以有成就感,還可以因此愛上閱讀。
《從頭動到腳》、《爸爸陪我玩》這兩本書就是經典的大肢體動作圖畫書,其內容非常適合1-2歲寶寶的親子共讀,許多親子透過邊讀邊玩的過程,親子之間的互動也會變得更加的有趣、有默契,成為親子相處最重要的媒介。在此,為父母介紹如何善用這兩本好玩的親子互動圖書:
《從頭動到腳》學習操控自己身體
小小孩的學習是從感受自己身體開始,因此,學會著控制自己身體是這個年紀重要的發展任務,因此,用身體模仿各種動物就是最適齡的大肢體動作遊戲。
艾瑞‧卡爾創作的《從頭動到腳》這本書中,作者以他最擅長、有著豐富色彩的拼貼畫方式,畫出了12種不同動物的招牌特色動作;書中運用了重複且邀請的句型——「我是XX,我會XXX,你會嗎?」、「這個我會」——鼓勵孩子勇於挑戰,以引導他模仿書中動物的動作,是一本會讓親子從坐著讀到忍不住站起來跟著做動作的有趣圖畫書。
不過對一歲九個月的孩子來說,裡頭有些動作(例如:趴著踢後腿、動腳指頭)是非常不容易的,請鼓勵孩子試試看,但不要太勉強喔!
《爸爸跟我玩》讓父子更親密
如果爸爸正煩惱著不知道該怎麼跟這個年紀的孩子共讀共玩,那麼《爸爸跟我玩》將是解決這問題的最佳途徑。
書中以爸爸熊與寶寶熊為主角,在每個跨頁細膩描繪出各種適合爸爸和孩子的活動,不管是飛高高、坐在肩榜上或是騎在背上等需要較強臂力與體力的動作,都非常適合爸爸與孩子共讀共玩。
在過程中,爸爸可以展現出和媽媽不同的優勢和孩子盡情的遊戲與互動,而孩子也在高高低低的空間中,感受到自己身體與環境的關係。相信共讀共玩之後,爸爸和孩子都會覺得非常好玩,也會很有成就感。
共讀時,請注意遊戲安全
多鼓勵這個年紀的孩子「動手動腳」,大肢體動作發展自然會在不斷練習中進步,而共讀共玩這類大肢體動作圖畫書就是最棒的媒介。但要提醒的你的是,進行書中的大肢體動作遊戲之前,請先為自己與孩子做個簡單暖身,並清空地面上可能造為危險的物品,或是放些軟墊、抱枕在周圍,才能確保閱讀時遊戲的安全。
另有帖文在專頁媽媽育兒心事,歡迎登入瀏覽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amaeducationsharing
邊看書、邊學習動作技巧
正因為這年紀寶寶的大肢體動作發展快速成長,他們喜歡到處探索、活動,所以,可能不再像之前可以安靜的坐下來和你一起共讀,所以,這時不妨提供給孩子可以邊讀邊玩的大肢體動作圖畫書,就能夠吸引住他的注意力。而且,親子如果經常共讀這類圖畫書,不但能夠維持孩子的閱讀興趣,配合書頁內容來學習書中各種動作,孩子還能感受到類似遊戲般的閱讀樂趣,不但可以有成就感,還可以因此愛上閱讀。
《從頭動到腳》、《爸爸陪我玩》這兩本書就是經典的大肢體動作圖畫書,其內容非常適合1-2歲寶寶的親子共讀,許多親子透過邊讀邊玩的過程,親子之間的互動也會變得更加的有趣、有默契,成為親子相處最重要的媒介。在此,為父母介紹如何善用這兩本好玩的親子互動圖書:
《從頭動到腳》學習操控自己身體
小小孩的學習是從感受自己身體開始,因此,學會著控制自己身體是這個年紀重要的發展任務,因此,用身體模仿各種動物就是最適齡的大肢體動作遊戲。
艾瑞‧卡爾創作的《從頭動到腳》這本書中,作者以他最擅長、有著豐富色彩的拼貼畫方式,畫出了12種不同動物的招牌特色動作;書中運用了重複且邀請的句型——「我是XX,我會XXX,你會嗎?」、「這個我會」——鼓勵孩子勇於挑戰,以引導他模仿書中動物的動作,是一本會讓親子從坐著讀到忍不住站起來跟著做動作的有趣圖畫書。
不過對一歲九個月的孩子來說,裡頭有些動作(例如:趴著踢後腿、動腳指頭)是非常不容易的,請鼓勵孩子試試看,但不要太勉強喔!
《爸爸跟我玩》讓父子更親密
如果爸爸正煩惱著不知道該怎麼跟這個年紀的孩子共讀共玩,那麼《爸爸跟我玩》將是解決這問題的最佳途徑。
書中以爸爸熊與寶寶熊為主角,在每個跨頁細膩描繪出各種適合爸爸和孩子的活動,不管是飛高高、坐在肩榜上或是騎在背上等需要較強臂力與體力的動作,都非常適合爸爸與孩子共讀共玩。
在過程中,爸爸可以展現出和媽媽不同的優勢和孩子盡情的遊戲與互動,而孩子也在高高低低的空間中,感受到自己身體與環境的關係。相信共讀共玩之後,爸爸和孩子都會覺得非常好玩,也會很有成就感。
共讀時,請注意遊戲安全
多鼓勵這個年紀的孩子「動手動腳」,大肢體動作發展自然會在不斷練習中進步,而共讀共玩這類大肢體動作圖畫書就是最棒的媒介。但要提醒的你的是,進行書中的大肢體動作遊戲之前,請先為自己與孩子做個簡單暖身,並清空地面上可能造為危險的物品,或是放些軟墊、抱枕在周圍,才能確保閱讀時遊戲的安全。
另有帖文在專頁媽媽育兒心事,歡迎登入瀏覽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amaeducationsharing
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
戶外活動:濕地公園
[愛上濕地公園]
昨日終於一嘗所願,可以帶兩個孩子去濕地公園啦\(^o^)/
我孤陋寡聞,從來不知道濕地公園是這麼美,又這麽好玩。它除了保留濕地的純樸清靜,又能有高質素的展覽館提供知識和遊戲,讓孩子玩中學習。公園外圍又有廣闊的草地及自然迷宮供家庭野餐旅遊及玩樂。好極了!
我想孩子最喜歡的是展館裡的兒童天地,裡面有書和主題益智玩意,他坐下去都捨不得走。
我想我們大抵每年最少來一次。(^ з^)
P.S. 小貼士:帶孩子去濕地公園最好避免假設多人,另外在戶外區遊覽時都要睇緊孩子,因為部分路段是沒有圍欄,容易跌落沼澤(我家孩子昨日正是跌落了沼澤,幸好有些植物墊著及那裡沒水,所以無濕身及受傷,萬幸,感恩)
另有帖文在專頁媽媽育兒心事,歡迎登入瀏覽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amaeducationsharing
昨日終於一嘗所願,可以帶兩個孩子去濕地公園啦\(^o^)/
我孤陋寡聞,從來不知道濕地公園是這麼美,又這麽好玩。它除了保留濕地的純樸清靜,又能有高質素的展覽館提供知識和遊戲,讓孩子玩中學習。公園外圍又有廣闊的草地及自然迷宮供家庭野餐旅遊及玩樂。好極了!
我想孩子最喜歡的是展館裡的兒童天地,裡面有書和主題益智玩意,他坐下去都捨不得走。
我想我們大抵每年最少來一次。(^ з^)
P.S. 小貼士:帶孩子去濕地公園最好避免假設多人,另外在戶外區遊覽時都要睇緊孩子,因為部分路段是沒有圍欄,容易跌落沼澤(我家孩子昨日正是跌落了沼澤,幸好有些植物墊著及那裡沒水,所以無濕身及受傷,萬幸,感恩)
另有帖文在專頁媽媽育兒心事,歡迎登入瀏覽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amaeducationsharing
在家教育:設計教材。為孩子繪畫
訂閱:
文章 (Atom)